1994年的SLG里程碑作品《三国志4》
1994年发售的《三国IV》是一款颇具争议性的作品,不少从这款游戏开始接触“三国志”系列的玩家将其奉为经典,也有一些系列老玩家对其十分不满。这款诞生于DOS时代晚年的游戏画面上已经达到了DOS游戏的颠峰,片头中落日红龙舞的画面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玩家的心,640×480的解析度和256色的画面营造出一个精致美丽的三国世界。这款游戏还推出了SFC和3DO等多个版本,3DO版本借助了CD-ROM的大容量大量引入了央视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镜头,对于国内玩家可以说是十分亲切的,只可惜3DO在国内的普及率实在是有限。除此之外,光荣还在PC上推出了一款加强版游戏,加入了几个假想剧本和水浒新武将。
《三国志4》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所建立起的游戏模式被视为典范并在很长时间内作为SLG最正统的模式为许多游戏所采用。虽然许多游戏曾试图打破这个模式,但即使KOEI自己,在san9之前,也只是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做各种调整罢了。
以下节选自边晓春先生的《三国游戏纵横谈》
1994年问世的Ⅳ版主要改进了大比例尺地图的画面效果,地图幅面加大数倍,画面质量明显提高。中比例尺地图则去掉了城内的描绘,把笔墨都集中在城门处:高耸的城墙,坚固的城门,使得攻城与守城的战斗更为激烈。带兵方式也有了根本的改变,从过去的一将带固定数量兵变为各城驻扎兵力,只有发生战争时才为将领配兵。
《三国志Ⅳ》最显著的特点是画面质量。全国地图从《三国志Ⅲ》的单屏地形图发展为大幅面地形图,用鼠标操作视窗,移动跳跃非常方便。鼠标点到己方控制某座城池,可从弹出的小窗口观察到该城和平时期的繁忙景象。几个简洁的小图标使得各种操作十分方便。野战画面十分逼真,各种地形设计也独具匠心。攻城画面则一改《三国志Ⅲ》的“敲门”方法,设置了云梯、冲车、投石车等复杂手段,看起来惊心动魄。单挑画面则沿袭了《三国志Ⅲ》的优点,而一番、三番、五番的决斗胜利更增加戏剧性效果。在单挑中,增加了射箭追杀和佯装逃跑回马一箭的战法,只是仍然不由游戏者操纵,多少令人遗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物的肖像在中国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刻意塑造了人物的性格。除个别人物值得商榷外,估计能被广大中国人接受。这或许是日本光荣公司中国分支机构的主要成果之一。
《三国志Ⅳ》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使为游戏者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然,更加简洁的操作环境。例如,您在襄阳的兵士已经完成训练,准备进攻江夏,但发现兵器软弱,钱粮不足,又担心攻入江夏后江陵之敌趁虚而入。这时,您可以先到汉中,将钱粮调至襄阳,再调来在南平的攻城利器。当您一举攻下江夏后,再将刚从洛阳招募的新兵调至襄阳以防不测。这在《三国志》前作各版中是决难做到的。
因为在那里,是计算机给出各郡的操作顺序。再如,在内政上设置“开发”、“治水”、“商业”、“技术”四项,每项可派两名官员并应拨款1~9999金。对于后方各郡,只要为某项目拨款1200~1500金,就可以一年不管它了。治理效果取决于所派官员的政治能力。“技术”值达到100后,就可制造投石车、 冲车等兵器了。
在《三国志Ⅳ》中,很难“挖人才”。敌方大将的忠诚度降至70时仍难请来,即使是俘虏,也不会立刻投降。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但《三国志Ⅳ》允许留用抓到的君主。这样,如果您留用了曹操,您的帐下很快就会猛将如云了。当然,在这方面日本软件的一个通病始终没有改掉,这就是完全忽略了“忠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