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3】
Call of Duty 3
导演:Keith Arem
剧本:Marc Guggenheim
配乐:Joel Goldsmith
在完成初代资料片的制作之后,Gray Matter与A社旗下的另一个二线工作室——Treyarch进行了资源整合,他们打造的Xbox与PS2版《大红一师》(Call of Duty 2:Big Red One)尽管能让A社对这个“备份”的工作能力有所肯定,但他们还不准备将T组升级为正选的操盘手。CoD3之所以成为了系列历史上第一款非I社开发,并且不针对PC平台发行的正篇作品,其原因是这样的:I组决定休整一年时间来研究续作的方案,CoD2的巨额销售业绩,也让“数钱数到手抽筋”的A社很痛快的答应了这一要求。就这样,原本由T组负责的这款外传作品升格为了独立的续作。
在整体风格上,CoD3的战场和事件不再一味的追求充实度与戏剧感,本作的舞台被限制在法国的法来兹地区,无论是背景还是关卡设计都尽可能的贴近史实。所谓法莱兹包围战,是1944年8月初在法国城市法莱兹周围区域进行的一场精彩的歼灭战。盟军包围了德军第七军团和第五装甲军团。整个包围圈南部由美国和法国抵抗军构成,英国、加拿大、波兰三个国家的反法西斯勇士牢牢的守住了北部区域。经过四国军队的浴血厮杀,8月21日,已经完全丧失斗志的德军选择了无条件投降。
本作加入的“拼刀”设计,被不少玩家讥笑为脑残,然而T组后来硬是保留下来了
在叙事方式上,CoD3也与之前有所不同(事实上在《大红一师》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倒序、插叙等表现方式)。剧情的整体结构,也与以往以美、英、苏三方士兵的独立视角予以呈现的表现模式有了很大的区别:游戏分别选取了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波兰士兵的视角,每个故事之间相互关联,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了法莱兹包围战的全过程。
在英军SAS战役中,我们没有看到熟悉的Price大叔的登场,这似乎表明了T组的一种态度:我们不玩I组玩剩下来的东西
应该说,T组对CoD3加入了不少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进攻路线的分支选择、近距离遭遇敌人之后的“拼刀”、第一次将视角放在了敌后游击队身上。但作为一款优秀FPS的新作,CoD3的整体风格趋向平庸,你很难从中找到什么硬伤,而发现闪光点也是一样困难的。顺便说一句,CoD3特别喜欢安排“主角被揍倒在地,然后在一片模糊效果中再爬起来”这种段子,今天的《黑色行动》也完美的“继承”了这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