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成思危:创业板建设迈出积极审慎的第一步

      [  上海证券报 转载  ]     |  责编:张少勇
    收藏文章 暂无评论

      创业板建设迈出积极审慎的第一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访谈录


      ○中小企业板块还只是主板的一个板块,不是独立的板,是在创业板稳步推进过程中启动的第一步。

      ○股市能否走好,关键在于上市公司的质量。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如何逐步推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逐步推进创业板建设,以及即将推出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块在创业板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圳证券交易所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不应将风险投资应承担的风险 转嫁给股市中广大投资者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孜孜不倦地倡导、推动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被业界亲切地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您对这几年来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是怎样评价的?

      成思危: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个积极促进者,但我坚决辞谢风险投资之父之类的桂冠。

      对于我国风险投资问题,我确实是在不断地研究和思考。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民建中央提出的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对推动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时我就提出一个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建立一批风险投资公司,探索中国风险投资发展道路;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创业板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

      从现在的情况看,第一步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做到了。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有3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掌握的资金达500多亿元。从1998年到现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能达到这样的发展水平,应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第二步中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原来我们打算在起草投资基金法的时候,把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放在一部法律中进行规范,后来由于各方面的意见难以协调一致,最后投资基金法草案演变成了单纯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现在有些地方实际的做法是通过变通的方式在搞风险投资基金。我想这样也好,让他们先做些探索,等到积累了实际经验、条件成熟时,再通过立法予以规范。尽管现在还没有风险投资基金法,但是按照基金的管理思路,比如加大项目经理的管理权限、培养中国的风险投资家等,这些工作都已做。第三步是建立包括创业板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现在正处于积极推进之中。

      记者:创业板的建设多年前就被人提出来了,可我们目前还没有创业板,即将在深交所开设的中小企业板块也还不是真正的创业板,您认为这样一种设计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成思危:我要说明的是,风险投资的退出,在境外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并购,二是上市。并购大约占70%,上市约占30%。在我国,大家对上市的热情较高,个中原因,除了上市能带来资金收益之外,主要因为并购之后原股东就难以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再就是我国的产权交易制度还不规范,定价机制对卖方不太有利。尽管上市不是风险投资退出的唯一渠道,但如果在我国内地设立了创业板,能起到提高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也有利于那些需要融资的企业能够得到有效的融资。

      但推进创业板建设,一要积极,二要慎重。因为我国股市存在着过度投机,还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实、内幕交易和恶意操纵市场等问题,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甚至其财富被变相地掠夺。所以,我一直主张对创业板只能稳步推进。

      为了稳步推进我国内地的创业板,我也提出三步走的建议,为与前述三步走战略相区别,可称为小三步走。第一步是把发审委已经通过的小盘股集中起来,开辟一个中小企业板块。由于不降低上市条件,各方面比较容易接受,且这部分企业的数量也不太多,上市对市场的冲击不会太大;第二步是适当降低条件,逐步扩大这个板块;第三步是条件成熟时建立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创业板。

      对于创业板的小三步走的建议,现在各方面已基本上取得了共识。我想,在深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块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了。

      记者:许多人有个疑问,您那么积极赞成搞风险投资,那为什么不赞成马上设立创业板?这其中是否还有对投资者负责的考虑?

      成思危:的确如此。1999年的时候,国际上风险投资非常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兴起了风险投资热。

      我到一些地方搞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实际上是虚的,没有自主的技术,场地也是租来的,管理团队也不行,而且根本没有3年的业绩,而不少企业是听说要设立创业板以后才临时拼凑起来的。这个时候开设创业板,可能开始时很热闹,但是最后会造成很坏的结果。所以,我当时不赞成马上就开设创业板,为这事我也遭到很多人的骂,说我阻碍创业板的建设,阻碍风险投资的发展。但我觉得,我们要为广大投资者负责,不能够头脑发热,更不应将风险投资公司应承担的风险转嫁给股市中的广大投资者。

      到了2000年下半年,恰好美国的网络股大跌,中央领导果断决策暂时不搞创业板。否则的话,当时创业板就有可能开设出来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时开设了创业板,会有多少投资者血本无归。创业板和主板还不一样,主板中业绩差的企业,不管怎样它还能存在,而创业板中差的企业可能就彻底消失了,投资者只能是血本无归。所以,我情愿挨别人的骂,也不能不对广大的中小投资者负责。

      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有利于发挥股市资源配置功能

      记者:有人担心,中小企业板块会分流出资金,从而对主板造成冲击。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设立中小企业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成思危:如果市场增量一下子放得很大,根据市场供求规律,必然会造成股市的下跌,但是资本市场又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血液。因此我主张开始时只设立板块。把发审委已经通过的约30至50个小盘股集中起来,按每家5000万股流通股计算,也就15至25亿股,总量不是很大,我认为这对市场还不会造成太大冲击。

      这里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国内地的股市与境外的还不太一样,不能做到有进有出,这样的结果是:不好的企业不能摘牌,不能退市,市场就只能不断地扩大。正常情况下,通过优胜劣汰进来一批,退出一批,这是最理想的。因为我们的股市还难以做到有进有出,所以,小三步走中的第一步不能将量放得过大,而且也不要求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这样对市场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设立中小企业板块有利于发挥股市的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如果一些中小企业上市,投资者对它的期望和它本身的业绩都不错的话,就会买进一些绩优公司的股票,而对于主板中业绩差的公司,投资者就有可能用脚投票,从而发挥股市优胜劣汰的作用。

      记者:还有人担心,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块开出来之后,会对毗邻的香港创业板造成不利影响,您认为是否存在这种不利影响,影响又有多大?

      成思危:影响肯定会有,但关键是影响有多大。现在的情况是,内地没有这样的板块,所以许多内地的中小企业就到香港去上市。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问题,现在内地的企业加起来有20多万家,其中已经进行各种不同形式股份制改造的企业也有6万多家,已经上市的也就1300多家,进入中小企业板块的更是只占很小的比例。从上市公司资源的角度看,应该不会对香港创业板造成太大的影响。当然,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块可能会与香港创业板形成竞争的态势,但我想,市场经济是鼓励竞争的,通过竞争来提高效率,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应该鼓励竞争,而不应当回避竞争。

      记者:即将推出的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的模式与您当初提出的设想是否有差异?您认为今后深交所是否应该以此为契机,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主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证券市场?

      成思危:与真正的创业板相比,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还是高的,是按现行的发行审核标准审核通过的,如此就可能有一些好的小企业达不到上市条件而被拒之门外,但这也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前些时候,大家比较担心的一是这些上市企业的业绩,二是上市的总量。也正为此,即将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中的上市企业是严格按照主板的上市条件来审核的,市场风险是能得到控制的;并且这些企业是发审委已通过的企业,总量不大。所以说,它还只是主板的一个板块,不是独立的板,它离真正的创业板还有相当距离,是在创业板稳步推进过程中启动的第一步。

      另外,目前深交所的模式离真正的纳斯达克模式还有一段距离。深交所现在保留了原有的上市公司,增量部分都被安排到上证所上市。所以,我提出,可以把深交所改变为纳斯达克模式的市场,即一、二、三板都有的市场。现在可以继续发展一板市场,就是在主板中设中小企业板块,等将来条件成熟后,把它独立出来变成二板。二板中的好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在投资银行的支持下,通过杠杆收购进行重组,再到主板上市交易。同时,还要建立柜台交易,那些退市的和不愿意上市的企业,可以在柜台交易。纳斯达克实际上是这样一个由三个板组成的体系,而不是只有二板,否则它在2000年的交易量怎么可能超过纽交所呢?

      对于证券市场出现的问题 必须踏踏实实地去解决

      记者:您曾提出,要让股市恢复本色,这一论断受到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资本市场的政策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国九条的发布,让投资者看到了市场的美好前景,股市也走出了低迷。您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成思危:国务院的九条意见是总结了多年来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后提出来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要把九条意见真正落实,还要经过相当艰苦的努力。

      这两年来,监管部门着重于保证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对发审委制度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上市公司的监管等等。中国的蓝筹股也在逐步形成,投资者理性的成分也在增大,执法部门也开始重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说明情况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九条意见出台之后,对股市的健康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应当看到,中国股市发展的时间还不很长,期望它马上改善,是不现实的。现在看来,最重要的是不要揠苗助长,不要抱太高的期望,不要把广大投资者的胃口吊得太高。我注意到,前段时间,股市刚涨一点,就有人说中国股市马上就会涨到2000点、3000点,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你把投资者的胃口吊得那么高,有什么好处?期望越高,损失越大,也就更让投资者失望。

      大家也都看到了,前段时间,股市冲上去了,这段时间又调整了,说明股市还不是很稳定。有人拿中国的股市与美国比,说美国的股市如何如何,中国的股市也一定会如何如何。我的看法是,中国股市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不要把广大投资者的胃口吊得太高。

      记者:您的意思是,资本市场的政策面目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于逐个地解决,不能操之过急,投资者不要听信某些不负责任的股评家的鼓吹而抱过高的预期。是这样吗?

      成思危:股市能否走好,关键在于上市公司的质量。我上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说过,中国需要一批股市卫士。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后,要有一批人去分析它,发现它的问题,如果它有造假的话,就要揭露它,就像当初揭露蓝田股份(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的问题一样。而我们现在一些分析师却是帮着上司公司造假,这样股市怎么能够健康发展?所以,我主张要培养中国独立的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FinancialAnalyst),CFA不能在证券公司工作,否则当证券公司重仓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时,他即使分析出这家公司的问题,证券公司是不会让他公布分析结果的。

      2001年我曾率领全国人大常委会《证券法》执法检查组对证券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检查后我说过一句话,宏观上看来进步不小;微观上看来问题不少。现在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现象比过去少了,但还没有彻底杜绝。对于证券市场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去解决才行。

      我比较赞赏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做事风格,踏实而不张扬。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出现的每个问题,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比如股权分裂问题,它的存在确实不合理,但又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否则还会引发新的矛盾和新的不合理,甚至侵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所以,我希望通过修改现行的《证券法》,为解决证券市场暴露出的问题发挥法律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由于存在许多不同意见和建议,原来《证券法》修改草案计划去年12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在看来,修改草案还需要进一步论证研究,以使《证券法》的修改能更好地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game.zol.com.cn true //game.zol.com.cn/2004/0518/97983.shtml report 10037   创业板建设迈出积极审慎的第一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访谈录   ○中小企业板块还只是主板的一个板块,不是独立的板,是在创业板稳步推进过程中启动的第一步。   ○股市能否走好,关键在于上市公司的质量。中国股市的发展...
    不喜欢(0) 点个赞(0)
    随时随地资讯查报价 就上ZOL手机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游戏频道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