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很黄很暴力 美国暴力色情游戏历史

      [  新浪 转载  ]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1暴力游戏带来的恶果

     

      前 言

      弗吉尼亚校园的枪声,再度将电子游戏推到了峰尖浪口,在此,我们需要的不是辩护,而是认清事物的本源,还暴力游戏文化一个本来的面目

      "罂粟花,明知它的罪恶,却仍旧有无数的人被其妖艳惑人的外衣所引诱"——这是著名球评家周文渊对派系足球的危害所作出的评论.无独有偶,当今人们的另一娱乐方式——游戏,也曾被某报记者扣上了"电子海洛因"的帽子,一时激起千层浪

      不过相比那位仅仅只在网吧里采访了几个小P孩便信口开河,乱扣帽子的记者,本文虽说同是一篇游戏反思录,却有着比前者多得多的翔实史料为依托,读来自然也更令人信服.

      纵使游戏实在难逃"恶之花"的罪名,那也不是我们非得禁绝它的理由,相反,你越是炒作它,越是禁止它,这朵朵"恶之花"反倒开得越是艳丽,越是迷人.这个中的道理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早以前,当游戏还主要以弹球形式存在时,就有人决心要禁止游戏了——因为它很容易激起我们内心本能的冲动和不安定的情绪.

      著名的长岛家庭教师协会会长Ronnie Lamm——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以及街机游戏的坚决反对者——在1982年12月的一次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MacNeil/Lehrer"中谈到了她为禁止游戏所作出的努力.她说她和其他一些鼓吹禁止电子游戏的支持者们"马上就要通过有关'全面控制电子游戏扩散'的最后立法."其中比较重要的举措包括不得在学校附近开办游戏机室,以及控制儿童的游戏时间等等!

      Lamm声称,正是由于街机监管机制的缺乏,才驱使她走上与游戏抗争的道路.她同时还批评所谓的游戏文化:"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股巨大的推动力驱使着那些低层的,无业的闲散人等都瞄上了经营街机厅这样一个来钱快的行当——不用缴太多的税,不用受太大的限制,也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也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数不尽的25美分硬币便这样落入了这些人的口袋."

      同样是在1982年,美国公共部卫生部部长C.Everett Koop也提出了游戏对年轻人没有任何益处,提供不了任何积极意义的观点.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游戏正处在火山口中,然而人们再怎么口诛笔伐,也阻止不了十年后Mortal Kombat这样极度暴力的游戏的出现.当然了,对暴力游戏对人们的心理是如何产生影响的问题,尚属学术性的探讨范畴,本文无意——也没有那个能力——去解答这个也许永远都不会有定论的问题.

      让我们再把时光倒退20年,在60年代中期,传播学专家Marshall McLuhan在他的著作"Understanding Media"便富有洞察力地提出:"人们玩的游戏将越来越多地影响他们."当时的他也许并没有预见到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以及虚拟的犯罪类游戏会流行开来,但是他却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媒体的巨大潜能:不仅是渗透,甚至是将彻底地改变我们的文化.

      就算日益流行的暴力游戏确实具有不良影响,那也是与美国本身的暴力文化分不开的,然而我们往往本末倒置.在美国,每年都有超过11000人死于枪击事件,当然,这些暴力事件大部分都与游戏无关.但是1999年发生的Columbine中学校园枪击案,却将游戏推上了风口浪尖.游戏是凶手吗?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但是没有人能够真正看到事情的本质.除非我们可以去除一切有可能诱发暴力的因素,包括"性",而全部以美好的事物——譬如MTV——代之,否则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游戏是不是真的杀了人.

      2001年12月,又一名美国公共卫生部部长David Satcher博士(哲学博士兼医学博士)所提交的一份关于青少年暴力的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宣扬暴力的电子游戏的负面影响力一直被认为是存在,但是"新的发现表明:这种以游戏为媒介的暴力其实对真正的暴力行为并没有多大影响力."

      这份报告具体是这样描述的:"关于包含暴力成分的电子游戏的负面影响,最近成为了一个焦点话题,因为在理论上说,孩子可能会更容易地受到这类游戏的影响,从而产生想要亲身参与其中的念头,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但到目前为止,有关暴力游戏的研究远没有对暴力电视/电影的研究那么广泛.真正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调查报告更是少之又少,而且没有任何研究报告是涉及严重暴力的,也没有那一篇是完全令人信服的."这份报告同时还指出:如果将最近的这些研究报告进行再分析,会发现得出的结论恰与它们本来的论点是相反的,即:"具有暴力内容的游戏对人们的暴力倾向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Surgeon General的报告表明游戏这一媒介本身并没有大错,当然这也还得进行更多更进一步的验证才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暴力犯罪的历史.导演Benjamin Ross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The Young Poisoner's Handbook(少年落毒事件簿),讲述了一个发生在60年代英格兰的悲惨故事,揭示了一个名叫Graham Young的年轻人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毒死全家成员和许多朋友的少年杀人犯的.当然,和Columbine惨案中的主犯Eric Harris和Dylan Klebold所不同的是,Young并不是因为玩Doom走上这条犯罪之路的,而是出于对化学知识的偏执,才想到用锑与铊下杀手的.

      那么游戏呢?就让本篇来对游戏中所存在的潜在"教唆罪犯们"作一个全面的回顾吧!

    2罪恶的种子

     

      第一节

      Death Race:罪恶的种子

      我们首先从19世纪70年代谈起: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充斥着大量隐患与不安因素:犯罪,暴力,贫穷,失业,政治社会剧变,奇装异服,以及不健康的音乐.当然还有第一波引起广泛争议的游戏.这也直接引发了本文最开头所提到的Ronnie Lamm的大抗争.然而抗争归抗争,这类游戏的也从未停止过脚步,还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直到90年代初期Mortal Kombat的出现,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的游戏不仅在公众与媒体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甚至最后还被从商店货架上强行撤下,它们面临被起诉,被全面禁止的厄运,同时又促生了更严格的等级审查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

      70年代中期,第一部引起广泛争议的游戏揭开了它的头盖.怎么样,够早的吧!正如这一时期的许多其它副产品一样,该作也遭到了禁止,但鉴于它的始祖级地位,就让我们好好来瞻仰一番.

      Death Race(死亡飞车)是一部街机游戏,改编自同名电影"Death Race 2000"(死亡飞车2000),这部电影有着庞大的演员阵容:David Carradine饰演Frankenstein,Sylvester Stallone(史太隆)饰演Machine-Gun Joe Viterbo.其大致内容是:"在2000年,'撞了就跑'的驾车行为已不再是重罪,而成了一项全民性的运动!"

      而这部低保真的黑白游戏所倡导的主旨也差不多.玩家的目标就是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轧死尽可能多的行人,以获取更高的分数.如果你成功地在某个地点将你的"猎物"碾成了碎末,那么这个地方就会出现一个十字架碑.如果你第一下还没有轧死对方,你还可调转车头,对准他再来上一下,直至彻底结束对方的生命.

      正是如此令人发指的内容,导致这部乍一看上去好像是Pong的升级版的作品推出还没有多久,就遭到了公众的极力抵制.重压之下,Exidy停止了游戏的运营.到80年代末期,仅存的Death Race数量也是寥寥无几.

      不过就在我们撰写这篇专稿的时候,我们上eBay拍卖网搜索了"Death Race"这一关键词,结果弹出了100多条关于同名电影DVD及VHS的拍卖信息,然而最令人吃惊的是,还有一名会员报出的竟是游戏版的Death Race——而且他还称他手头的这套街机机台成色还不错,也尚能运行,并为其标出了157美元的底价,限期四天.

      一般认为,Death Race最初名为Pedestrian.而自由作家,演说家,<The Ultimate History of Video Games>一书的作者Steve L. Kent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在国会议员Joseph Lieberman与Herb Koh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名义举办的年度电子游戏报告会上指出:这部游戏最初应该叫Demolition Derby,本来是Exidy为芝加哥自动售货机公司所设计的,但由于这家公司拒不支付货款,因此Exidy的老板Pete Kaufmann决定取消这笔交易,并以Death Race的名义重新包装上市.

      "我想Death Race之所以招人厌主要是因为路人被轧到时所发出的'啊~~~'的惨叫声,以及被碾死后出现的墓碑吧!(如右图)"Kent说:"但不管怎么说它还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游戏吧!"

      Kent还谈到了Kaufmann一直在其办公室门后保留的一个显眼标记,它是一串代表Death Race销售数字的符号"8999".其故事来源是这样的,Exidy原本打算卖出1千套Death Race,但随着争议的开始,这个数字一下子彪升到1万——大概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负面新闻更加能令Death Race声名远播了吧!

      Death Race大概是最早以表现正常人而不是妖魔鬼怪为主的游戏吧,虽然这些人体在屏幕上怎么看都像是一堆火柴棍.作家John Borland与Brad King也在他们合著的著作<Dungeons and Dreamers: The Rise of Computer Game Culture from Geek to Chic>中他提到了Kaufmann对自家产品的辩护;当然,他的说辞并没能最终挽救Death Race的命运.

      "该游戏很快便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关注,不仅是<National Enquirer>这样的花边小报,还有其它更为严肃的大报都对此事作了报道.它甚至还上了'60 Minutes'这样的全国性电视节目,引发了人们对于游戏玩家心理状态的大讨论."两位作者这样写道.

    3被嘲弄的美国英雄

     

      第二节

      Custer's Revenge:被嘲弄的美国英雄

      除了将本作拿来作为本专题的一个注脚外,我实在找不到任何为这部游戏辩护的理由.当这部Atari 2600上的游戏于80年代出上市时,根本就不足一提.它的游戏性,画面,以及技术水平都非常之糟糕,如果不是因为它对性的露骨描述,大概没有人会记得它的存在.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的是一个模拟George Armstrong Custer将军的小人,熟悉美国史的朋友应该知道,Custer是19世纪一位著名军事家,他在美国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最终他在1876年的小比格霍恩河战役(Little Big Horn)中死于美国土著印第安人之手.就是这样一位美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人物,在游戏中却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强奸犯,玩家需要控制Custer躲避从空中射下的敌箭,并奔向屏幕右方一个被绑在柱子上的全裸印第安女子.一旦到达目标,Custer便能与这名女子行苟且之事来得分(当然,许多批评家直接称这种行为为"强奸").就是这样.

      作者Tom Moriarty在1983年10月号的Videogaming and Computergaming Illustrated(<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画刊>)的专文(<未经审查的游戏:成人游戏会毁灭我们的下一代吗?>)中提到:1982年10月,就在零售商与新闻界正在希尔顿饭店一起参加Custer's Revenge的发布活动时,"250名男女群众则聚集在门外齐声抗议这项活动."女性反色情组织(Women Against Pornography)的一位领导成员Kristen Reilly,组织了这些抗议者,并得到了全国妇女组织NOW(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与美国印第安协会(American Indian Community House)的协助.

      Reilly告诉Moriarty:"这个游戏主要描述的是一个白人男子,也就是Custer将军,是如何猥亵一名被绑在柱子上的印第安女子的.虽然游戏中有很多越界之处,但是出版商(American Multiple Industries)却极力否认那就是强奸行为.他们声称从游戏画面上看,他们发生关系是出于双方自愿的,这种说法实在是愚蠢至极."

      由于在当时电子游戏对公众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在本案例中,气愤的抗议者与家长们并不清楚究竟该把自己的愤怒指向谁?许多人指向了Atari,认为它作为一家主机生产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奈之下,Atari以Custer's Revenge中含有"不正当内容"的罪名起诉了AMI/Mystique.

      虽然Custer's Revenge被推上了法庭并被撤下了货柜,Mystique仍旧我行我素,又发售了两款X级的游戏.一款名为"Beat 'Em and Eat 'Em",稍微有点类似于稍早些时候的Kaboom,但却又是一部低级恶俗的与性有关的游戏.另一部是Bachelor Party,同样下作不堪入目.不过就在Bachelor Party发售后不久,Mystique便销声匿迹了.

    4禁忌的万十字

     

      第三节

      Castle Wolfenstein/3D:禁忌的万十字

      Castle Wolfenstein(德军总部)最先是由Muse Sofeware所开发的一部8位游戏.在游戏中,玩家需要穿过狼穴里的许多房间,如有可能,就要干掉其间的纳粹分子,如果不敌,就先行逃走.而在DOS版中,游戏中所有的纳粹分子都身着一套淡黄色的制服,在其胸口处还配有依稀可辨的纳粹万十字标记.虽然这部游戏本身尚显初级,但却已经奠定了整个系列的一贯基调:暴力,而且与纳粹扯上了牵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而真正为世人所知的Wolfenstein 3D则是由id software于90年代初开发的.虽然该作或多或少地受到了Muse原作的影响,不过它却是大家一致公认的FPS类游戏的鼻祖.在游戏中,玩家扮演的角色名叫William "BJ" Blascowicz,任务就是射杀纳粹分子——越多越好.这个游戏很有趣,本身的品质也很出色,但是它却太过暴力了.当这些纳粹士兵被你的子弹击中时,会作出非常夸张的痛苦表情(而且还会说德语).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PC版Wolfenstein 3D推出的同时,刚好赶在Mortal Kombat被美国国会盯上的关口(1993年)——也许是人们都将目光投在了更打眼的MK上,结果忽略了暴力程度丝毫不差的Wolfenstein 3D.不过,德国政府却并没有放过它,不准它在本国发售,当然这主要是由于游戏中敏感的纳粹标记,而跟暴力与否无关.

      2001年11月,Activision发售了万众期待的该系列最新续作Return to Castle Wolfenstein(<重返德军总部>),它以Quake III引擎为基础,首先登陆PC平台,随后又移植到PS2与Xbox.看似风光无限,但在德国,它却再度遭到被禁的厄运.

    5暴力美学的完美典范

     

      第四节

      Duke Nukem:暴力美学的完美典范

      当Duke Nukem(毁灭公爵)最初于1991年登陆PC平台时,这部横版卷轴过关游戏唯一引起争论的地方便是其过于糟糕的图像画面,从这部素质极差的初代身上,我们根本无法想见它竟然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一部一鸣惊人的射击大作.

      射击游戏玩家多半并不喜欢个性太强的角色,因为他们更愿意将自己想象成游戏中那个拿枪的家伙,这样更有沉浸感与代入感.但是Duke Nukem系列却反其道而行之.1996年,Duke的最新作Duke Nuke 3D以伪3D的形式登陆PC与Mac.就这样,游戏史上的一代反英雄形象诞生了.

      游戏中的毁灭公爵就如同电影中的金.凯瑞(Jim Carrey),你想正经都正经不起来.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显得太过粗俗了.然而就连任天堂这样一贯以审慎和反对暴力姿态而示人的老牌游戏主机商,也都打起了他的主意.

      于是1997年,Duke在N64上登场了,当然是在去除了脱衣舞女及其它一些具有挑逗性画面的前提下,不过暴力血腥的成份仍旧得以保留——而且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随后Duke又更多次在家用机平台上频频露面,野猪军团,管子炸弹,被割下的脑袋,这些火爆血腥的场面对于用户年龄层偏低的家用机玩家来说,其影响还真不好说.也难怪直到今天国内对于Duke Nukem仍旧非常反感.

      作为一名虚拟的公众人物,Duke Nukem傲慢无礼,孔武有力.他很粗线条,而且歧视妇女.他粗野而低级.他还满口污言秽语.无怪乎德国与澳大利亚政府会禁止Duke Nukem在本国发售,罪名就是暴力,歧视女性.

      1999年12月,巴西也禁止了Duke Nukem(以及Doom,Postal,Quake,Mortal Kombat, Requiem与Blood等),原因是它涉嫌诱发了11月的一起电影院枪击事件.很多报刊都报道说这次枪击事件很可能是罪犯对Duku Nukem中某一场景的"实景重演".

      据英文刊物"The Register"1999.12.23.号的一篇文章称:这些游戏经英国的一组精神病学专家鉴定,被贯上了"极度暴力"的标签.

      Gamespot的专职作者Sam Parker说道:"Duke Nukem并不比Doom更具争议色彩.其多人死亡对战模式的暴力血腥程度也不比当时其它游戏多多少."不过Parker却承认:"看到游戏中的舞女时还是有点吃惊……她们竟然在漫天的弹火硝烟中还能若无其事地站在街上,就算游戏的场景再具交互性,这里也不应该是她们呆的地方.不过不管怎样,游戏中本来设有一个'成人模式'的开关,是可以去掉血块与舞女的——但是谁又告诉过他们的父母这开关在哪呢?"

    6其实什么也没有

     

      第五节

      Night Trap:其实什么也没有

      在Death Race问世15年之后,Night Trap(午夜陷阱)出现了,它令当时所有含有适度暴虐成分的游戏都相形见绌.Night Trap不仅广受争议,而且它还是那类"愈挨骂愈走红"的游戏中一个典型范例.

      由于游戏在设定,创意及技术等各方面都尚属上乘,因此足以吸引众多媒体,零售商,专卖商的广泛注意,从而带动了更多普通大众对这部本属边缘之作的非主流游戏的极大关注.

      且不论Night Trap是好是差,单说它那颇具创意的游戏设定就足以吸引众人的眼球.而这些关注的目光很快便从游戏的本身转移到对整个游戏业界的讨伐.

      游戏的最大争议之处在于游戏逼真地刻画了许多惨遭杀害的身着睡衣的女孩.虽然这样的情节和一部B级电影(即指低投入的劣质电影)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唯独就只有游戏遭到了口诛笔伐.也许是因为游戏中那血红的冰淇淋吧!

      游戏对暴力的描述并不太明显.事实上,游戏的剧情还是相当单纯的——玩家要在一栋有吸血鬼出没的大楼内拯救五个年轻女孩的生命.本作最大的卖点是全动态视频,甚至邀请到了曾出演过Diff'rent Stroked(<别样接触>)的Dana Plato(1999年去世)参与本作的之作.算得上比较早的真人实拍游戏(如右图).

      作为秘密组织S.C.A.T一名突击队员,你需要通过大楼八个房间里安置的闭路电视监控器,对整幢宅楼实施全程监控.虽然这些房间内到处都布满了诱捕女孩的几关陷阱,但你若能对其合理地加以利用,就能捉住现形的吸血鬼们.

      透过这些监控器,除了吸血鬼外,你还能看到这幢鬼宅内部的详细构造,并偷窥到女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她们会时不时地打打枕头仗,自娱自乐地唱唱歌什么的,或者什么都不做.但是却绝对不会出现裸体,过分暴力,以及性的镜头.

      游戏作者Steve Kent在论及社会公众对这部游戏的巨大偏见时说道:"直到今天,那些还在攻击Night Trap的人士看起来根本就没玩过这部游戏.他们总在说什么这部游戏说的是屠杀女学生什么的,实际上他们错了.这部游戏是有关拯救这些女学生的."

      然而,Night Trap还是不幸被归入了被禁游戏之列,并从货架上被撤了下来,以缓和公众对它的过分关注.直到今天,这部游戏仍就是大部分争议/被禁游戏榜单上的常客,但和更多新进涌现出来的争议之作比起来,它还算是强的.

      而接下来,人们很快便将目光投向了Mortal Kombat.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随时随地资讯查报价 就上ZOL手机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游戏频道文章推荐